当前位置:老域名权重-玉米号励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怎样的励志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怎样的励志故事?
2022-10-27

范仲淹的立志与励志!

和宋朝许多伟大的政治人物一样,范仲淹是个苦命的孩子。他出生在河北正定,不到一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苏州。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了山东一个富裕的家庭,范仲淹也随之改名朱说。家庭条件很不错的范仲淹,很幸运地没有变成为非作歹的“富二代”,而是个勤奋刻苦的好少年。他是个典型的自虐型人格,他深知病蚌成珠、化蛹为蝶的道理,他不愿意呆在家里享受少爷的清福,而是一个人搬到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做了一名清苦的寄宿生,每天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后来他到了当时著名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开始了另一段苦读生活。在书院,他继续着吃上顿没下顿但自得其乐的生活。同学中有个“官二代”,家长是南京市长,(此南京非现在的南京,宋代是河南商丘),给他带来好酒好菜接济他,但范仲淹放到发霉也不去吃,这倒是不是因为范仲淹的自尊心有多么强,不吃“嗟来之食”,他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生活清苦,别人叫苦连天,范仲淹却乐在其中。

求学期间,范仲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不仅没时间玩,连皇帝来视察的浩荡场面他都没空瞧一眼。宋真宗去朝拜太清宫时路过书院,同学们都去一睹龙颜,有个同学特地跑来叫他一起去看皇帝,但范仲淹头也不抬说,“将来再见也不晚”,可见范仲淹的志向远大。东汉末年著名隐士管宁也有个类似的故事。管宁和华歆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管宁也够较真的,不就是去看了个当官的吗,何至于割席分坐朋友绝交呢。当然了,在管宁看来,华歆没事就跑出去看当官的,这很没有品位。因为魏晋时代的名士很看重品位。品位,就是他们的生命。和管宁不同,范仲淹追求的不是清高的品位,他少有大志发奋读书更不是为了隐居起来,他的理想是兼济天下。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范仲淹的人生理想。他怀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追求,本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独立人格,虽三次被贬出朝,却无怨无悔,“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他是宋朝最伟大的“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