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权重-玉米号母婴婴幼儿科学喂养方法和营养指导
婴幼儿科学喂养方法和营养指导
2022-11-08

婴幼儿科学喂养方法和营养指导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以此来引起世界各国重视喂养行为对婴幼儿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健康及生存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然后添加安全适宜的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建议。

一、母乳喂养概述

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理想食物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推荐,在生命最初六个月应该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并同时鼓励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纯母乳喂养是指只给婴儿喂母乳,而不给其他任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甚至不给水,但可以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药物滴剂或糖浆。

婴儿6个月以后需要添加母乳之外的食物,称之为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辅食应该做到:

1.及时:频繁的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能量和营养的需要时,就应该及时添加辅食。

2.足够:辅食应该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3.安全:应该用清洁的容器储存和制备辅食,并使用清洁的双手和清洁的器皿,而不用奶瓶和奶嘴喂食。

4.适当喂养:依据儿童食欲和吃饱的信号提供食物,并且进餐次数和喂养方法符合儿童年龄。

《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涉及了特殊情况下的喂养,如紧急状态、营养不良儿童、低出生体重儿和母亲HIV感染的儿童喂养等。

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table=95%]

母乳中特有的营养成分使得它有别于动物乳汁和配方奶,能给婴儿带来更好的营养和免疫保护。同时,母乳喂养时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一)不同阶段的母乳成分

1.初乳:母亲分娩后最初几天内产生的母乳,粘稠,颜色发黄或清亮,比成熟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1)初乳比成熟乳含有更多抗体和其他抗感染蛋白及白细胞,能为婴儿提供出生后很多疾病的初次免疫,并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细菌感染;

(2)初乳有轻微的通便作用,能帮助清理婴儿肠腔内的胎粪(第一次黑色大便),从而排出胆红素,预防黄疸;

(3)初乳含有生长因子,有助于婴儿肠腔发育,预防婴儿发生过敏或不耐受;

(4)初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减少婴儿严重的感染。婴儿出生时,初乳已储存在母亲乳房中。在开始母乳喂养前不应该给新生儿喂任何饮料或食物,在吃到初乳前喂食人工食物容易导致婴儿过敏或感染。

2.成熟乳:继初乳几天后母亲产生的母乳。成熟乳分泌量大,此时乳房充盈、变硬和变重,就是所谓的“下奶”。

3.前奶和后奶:前奶是在一次哺乳过程中先产生的乳汁;后奶是在一次哺乳过程中后产生的乳汁。前奶外观比后奶略蓝,量很大,它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乳糖和其他营养素。婴儿摄入大量前奶,能得到所需的全部水分,婴儿出生6个月内,即使在炎热的天气里,也不必喝水和其他饮料,如果喝水解渴摄乳量反而会减少。后奶含的脂肪较多,外观比前奶白,母乳的大部分能量由这些脂肪提供。因此,每次给婴儿喂奶时间不能太短。应该让婴儿持续吸吮,直到得到所需全部奶量。

(二)母乳和动物乳汁的营养成分比较

1.所有的乳类均含有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提供能量的脂肪和乳糖。

2.母乳中含有的必需脂肪酸,是婴儿脑、眼及血管发育所必需的。动物乳汁中不含有这些脂肪酸,配方奶中添加有这种脂肪酸。

3.婴儿的肾脏发育不成熟,动物乳汁比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如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大部分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会在婴儿胃里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而母乳中含有很多乳清蛋白,其中大部分是抗感染蛋白,能保护婴儿免于感染。人工喂养的婴儿还可能会对动物乳汁中的蛋白质产生不耐受,当摄入这些异类蛋白质后,会发生腹泻、腹痛、皮疹或其他症状。

4.配方奶以多种产品为原料,包括动物乳汁、大豆和植物油。不同乳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不同,虽然动物乳汁制成配方奶后,蛋白质的数量可以改变,但蛋白质的质量不可能改变。

(三)母乳喂养有益于心理健康

母乳喂养能帮助母子建立一种亲密、相爱的关系,使母亲有满足感。分娩后立即进行皮肤接触有助于建立这种“亲子关系”。经母乳喂养的婴儿哭闹少,更有安全感。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的智能发育。与人工喂养的儿童相比,低出生体重儿如果生后数周内进行母乳喂养,在儿童期智力测验中他们会表现得更好。

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可以提供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及水分。6个月以后,母乳本身不足以满足婴儿所有营养需要,所以婴儿在6个月以后应该添加辅食来补充母乳。但是,母乳始终是6个月以后婴儿能量和高质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三、母乳喂养的姿势和婴儿的含接与吸吮

母乳喂养时,母亲应注意抱婴儿的姿势,做到舒适、放松。哺乳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婴儿的含接和吸吮状态的良好。

(一)母亲的姿势

1.母亲坐位母亲以坐位喂养婴儿时应坐得舒服和放松。抱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①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②婴儿身体贴近母亲;③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④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用手托着乳房给婴儿喂奶的方法:

①手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起乳房的底部,拇指和食指呈C型;

②母亲可用她的拇指轻压乳房上部,以改进乳房形态,使婴儿容易很好地含接;

③手指不要离乳头太近;

④把婴儿下唇放在乳头下方,使婴儿的下颌可碰到乳房;

⑤用乳头轻触婴儿嘴唇,使婴儿张嘴;

⑥等到婴儿张大嘴,再把婴儿抱近乳房。婴儿的嘴需要张得足够大,能够将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

⑦注意母亲的反应并询问婴儿吸吮时的感受;

⑧注意所有含接好的指征,若含接不好,再试一次。

2.母亲卧位

母亲应以舒适放松的体位躺着。若用肘部支撑会使婴儿含接困难,要确保不用肘部支撑。抱婴儿的要点同坐位。母亲可用下面的手臂托着婴儿,若有必要也可用上面的手臂托着乳房,或者用上面的手臂托着婴儿。

(二)婴儿的含接与吸吮

1.婴儿含接

含接良好状态表现为:婴儿嘴张得很大,上方有很多乳晕,下唇向外翻,下颌碰到乳房。含接不好状态表现为:婴儿嘴未张大,下方有很多乳晕,下唇向内,下颌未贴到乳房。

假如婴儿含接不好或“乳头吸吮”,母亲会感到疼痛。婴儿为了吃到乳汁而用力吸吮时,会向外牵拉乳头,乳头皮肤与婴儿的嘴发生摩擦,若持续这样的吸吮,乳头皮肤就会被破坏,引起皲裂。同时,如果乳汁不能被婴儿有效吸出,乳房会肿胀,婴儿没有得到满足,也会哭闹不止。最终导致乳房排空不好,泌乳减少,婴儿体重增长不好,母亲也会有失败感。

2.婴儿吸吮

吸吮良好状态表现为:婴儿慢而深地吸吮,有停顿,吸吮时双颊鼓起。吃饱后释放乳房,母亲可以注意到有射乳反射指征。吸吮不好状态表现为:婴儿快而浅地吸吮,吸吮时面颊内陷。母亲把婴儿和乳房分开,无射乳反射指征。

3.婴儿的反射

婴儿主要有三个反射:

①觅食反射:当轻触及婴儿的唇或颊部时,婴儿张大嘴并转头寻找,来回伸舌。通常婴儿是在寻找乳房。

②吸吮反射:当触及婴儿的腭部时,婴儿就开始吸吮。

③吞咽反射:当婴儿嘴里充满乳汁时进行吞咽,这就是吞咽反射。这些反射不需要学习,都是天生具有的。

四、母乳喂养常见的困难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母乳不足、婴儿哭闹和拒绝母乳喂养等困难,应找出困难出现的原因,及时加以纠正。

(一)母乳不足

1.母乳不足的原因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最常见原因是自认为母乳不足,但事实上几乎每个母亲都能分泌足够喂哺一个甚至两个婴儿的乳汁。即使母亲自认为母乳不足,实际上也能够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婴儿吃不到足够的母乳,常常是因为婴儿吸吮不够或没有进行有效的吸吮,很少是因为母亲泌乳不够。因此,母亲能分泌多少乳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虑婴儿吃了多少母乳。

婴儿没有吃到足够母乳的可靠指征:

①体重增长不良: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每月体重增长至少应达到500g,如果婴儿的体重增长不足500g,就属于体重增长不良;

②尿量少且浓:一个纯母乳喂养并吸吮到足够母乳的婴儿,24小时一般排尿6~8次。若母乳不足,且少于6次,就属母乳不足。但如果给婴儿喂母乳的同时还喂了其它液体,如水,即使婴儿排了很多尿,也不能确信婴儿得到了足够的母乳。

婴儿没有得到足够母乳的可能征象:

①婴儿在喂奶后不满足;②婴儿经常哭闹;③频繁喂奶;④喂奶持续时间过长;⑤婴儿拒吃母乳;⑥婴儿大便干、硬,或发绿;⑦婴儿不经常排便且排便量少;⑧母亲挤奶时挤不出奶;⑨怀孕期间乳房不增大;⑩产后不下奶。

2.“母乳不足”的处理办法首先要明确婴儿是否吃到了足够的母乳(使用可靠的指征)。

如果婴儿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就应全面询问的喂养史,观察母乳喂养并检查喂奶姿势和含接是否正确。了解亲子关系(密切或拒绝);了解母亲或婴儿是否患有疾病或其他身体不适。根据母乳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尽快随访母亲。

如果婴儿吃到了足够的母乳,而母亲认为婴儿没吃够,也应全面询问喂养史,了解使母亲担心母乳不够的原因和母亲关于其奶量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周围的人对母乳喂养的看法而对母亲造成的压力。观察母乳喂养以检查喂奶姿势和含接是否正确,了解亲子关系(密切或拒绝)。表扬母亲在母乳喂养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表扬婴儿生长发育良好。采用非批评性的语言更正母亲做得不正确的地方。

(二)婴儿哭闹

婴儿哭闹会使母亲心烦意乱,影响母子感情。帮助母乳喂养母亲解决婴儿哭闹的重要方法是对她进行有关婴儿哭闹方面的咨询。

1.哭闹的原因

(1)生长太快引起饥饿:婴儿有时可能生长得很快,这期间就会显得特别饿,频繁要求吃奶。这一现象在婴儿2周、6周和3个月左右时最常见,也可能发生在其它时候。如果婴儿频繁吸吮,几天后奶量会随之增加,接着随着婴儿吃奶的次数减少,奶量会再次少下来。

(2)母亲的食物:有时母亲会发现,当她吃了某种食物后,婴儿会烦躁,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某些物质排入了乳汁。任何食物都可能引起上述现象,但无法明确哪些食物母亲不能吃,只能靠母亲自己多加注意。

(3)肠绞痛:有些婴儿的哭闹是一种规律性的,每天在某一固定时间连续不停哭闹,多发生在晚上。哭闹时,婴儿绷直双腿,似乎有腹痛,有时像是要吃奶,但喂奶又无法使其安静下来。这可能是因为肠蠕动快,或肠道有气体,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有肠绞痛的婴儿通常生长良好,3个月以后哭闹就减少了。

(4)“高需求”婴儿:有些婴儿哭得很凶,并总是要人抱或有人陪着。当有的母亲抱着婴儿去参加社区活动时,婴儿哭闹比较少。如果母亲离开家把婴儿留下,或独自睡在小床上,婴儿就会哭得比较凶。

2.婴儿哭闹的处理办法

首先需要设法找出婴儿哭闹的原因,运用咨询技巧全面询问喂养史,设法让母亲多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并对此表示理解。观察母乳喂养以检查婴儿吸吮的姿势和喂哺的持续时间,明确婴儿是否有疾病或疼痛,检查婴儿的生长监测图。提供照顾和安慰哭闹婴儿的建议,给予相关的知识。

(三)拒绝母乳喂养

拒吃母乳是停止母乳喂养的常见原因,但通常是可以克服的。

婴儿拒吃母乳有不同的方式:

①婴儿含着乳头,但不吸吮或吞咽,或吸吮得很弱;

②当母亲试着喂奶时,婴儿一碰乳房就哭闹和抗拒;

③婴儿吃奶才一分钟,就放开乳头呛咳或哭闹,可能在一次喂奶过程中发生好几次;

④婴儿只吃一侧奶而拒吃另一侧。

1.婴儿拒吃母乳的原因

①婴儿生病、疼痛或服用镇静剂;

②母乳喂养有技术性困难;

③环境改变使婴儿不安;

④表面的而不是真正的拒绝。

2.拒绝母乳喂养的处理办法

①母亲应坚持自己和婴儿亲密接触,而不是经常把婴儿留给其他人照看,和婴儿在一起时要有足够的皮肤接触,而不仅仅是在喂奶时和婴儿睡在一起;

②按需哺乳:当婴儿想睡时,或母亲感到有泌乳反射的时候开始哺乳;

③帮助婴儿吃奶:先挤一点母乳到婴儿嘴里,注意放好姿势使婴儿容易衔接乳头,可尝试不同的姿势,但要避免压迫婴儿的后脑勺或摇晃乳房;

④用杯子喂婴儿:尽可能给婴儿母亲自己挤出的奶,除非万不得已才进行人工喂养,但应避免使用奶瓶、橡皮奶头及安慰奶嘴,要用杯子喂养。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