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权重-玉米号中医三伏天 别挤到一家医院里做天灸
三伏天 别挤到一家医院里做天灸
2023-10-06

“天灸”指的是用有一定腐蚀性作用的中药,敷在在穴位周围的皮肤上,使皮肤局部感到烧灼感或痛痒感后取下,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天灸”在夏天最热的三天(初伏、中伏、末伏)里进行能收到奇效。是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加上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和督脉的穴位来敷贴药物,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效,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而西医研究也显示,通过“天灸”疗法以后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噬酸性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在促进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上,能有协调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强,能抵御病菌的侵入,起到预防的作用。

2009年三伏天的具体日期是

初伏:7月14日(周二)

中伏:7月24日(周五)

末伏:8月13日(周四)

传统认为一年中的这三天,是最热的时候,在这三天做“天灸”效果最好。

而不少医院在7月4日就提前开展了三伏天“天灸”,称为“伏前加强”。有人说这样的做法是医院为了提前开展“天灸”拉揽更多病人的做法;也有说法认为,“伏前加强”是为了加强天灸效果而在“初伏”之前加多的一伏……不管各方说法如何,2009年7月4日,笔者来到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亲自感受一下“天灸”“伏前加强”。

7月4日周六,天灰蒙蒙还下起了小雨,不过天气还是闷热的。小编下午2:00来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针灸诊室,诊室刚开门上班就看到零零散散的有人前来做“天灸”。有一对父母带着女儿一家人来了。

图中的陈先生背上还有去年做“天灸”时留下的印子,他今天是和妻子女儿一同前来做“天灸”的,笔者采访了这位陈先生,他介绍说,自己从小时候就有哮喘的毛病,一到天气转冷就发病。2003年知道做“天灸”减少哮喘发病就做了第一次的天灸,那年冬天就见效了,咳嗽和喘的症状也比以前缓解许多,之后就一直坚持三伏天来做“天灸”。

“开头两年是在省中医做的天灸,后来就在这里(中西医结合医院)做了,这里离家近,方便些……”说起做天灸的往事,陈先生向笔者说道:以前两年是在省中医做天灸的,后来就不去了:一个原因是因为从海珠区赤岗走到位于越秀区的省中医,路途太远,去到已经浑身大汗了;而且去省中医做天灸的病人太多,排队挂号就得等很久,做天灸还得等,而且因为来做天灸的人多,医生来不及擦干背上的汗水就给人贴药,贴得也不够仔细,容易掉落,找医生重新贴过也不会仔细处理,“背上贴药那里,没有平时那种灼热皮肤,有点疼的感觉,我知道这样的话,贴了也没什么效果的了……”,后来陈先生才知道离家最近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有做“天灸”,之后就一直选择在这里做“天灸”了,人少点,医生的服务态度也好很多,而且医生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提前通知准时来做天灸,方便许多。

陈先生说道,自己这几年每年都坚持来做“天灸”,哮喘已经很少发作了,女儿这两年有鼻炎发作,所以今天也带着女儿一起来来做“天灸”。

笔者采访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了解到,来做“天灸”的以小朋友为主,以鼻炎、哮喘者居多,也有因为关节炎、肩周炎来做“天灸”治疗的。

“天灸”一般采用的药物是性味辛散的药物,用新鲜姜汁调成糊状,然后用胶布贴敷在选定的穴位附近。“天灸”贴敷的感觉因人而异,贴药后局部皮肤可有刺痒的感觉,一般维持1小时左右,有的人皮肤比较过敏,则可能会有强烈的刺痒、烧灼皮肤的感觉。如没有强烈的反应,成人一般可以贴敷3-4小时,儿童可以贴敷1-2小时;有的人贴药后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热、痛或者起泡、刺痛的感觉,均属于正常反应。

笔者问到药贴中的主要成分时,医生介绍说是包括川芎、细辛、白芥子、新鲜姜汁等在内的多种中药,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然后切成小块状,放在胶布上做成药贴,一般都是当天新鲜的姜汁调配药粉的效果最好,干了就没效果了。医生还说道:其实各家医院做“天灸”用的中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些辛散的中药粉用新鲜姜汁调配而成,其中的中药粉的价格高,做一次“天灸”的价格就贵点。目前中西医结合医院做一次“天灸”的价格大约在20元左右,一次贴至少三对穴位。医生介绍说,“天灸”贴敷的穴位,并不是越多,效果就越好,需要针对性的在头伏、中伏、末伏及加强伏选择不同的穴位贴敷,效果才最好,一次贴的穴位过多,反而影响疗效。一般选择的穴位都是在背部的膀胱经以及督脉的属肺、脾、肾的穴位等。

目前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做“天灸”是不需要挂号的,直接来到二楼针灸室,填写个人资料和联系电话,缴费后就可以做“天灸”了,做一次“天灸”大概只需10分钟不到的时候就完成了,之后医生会要求病人在诊室待上15分钟左右观察,之后就可以自行回去了,药贴也是由病人自己到时间自行揭掉,操作很简单、方便。不过医生也笑着提到,“天灸”贴药物位置的一小块皮肤,一般会留下一点色素沉着,一般情况,在不做“天灸”之后一年左右就会自行褪去,如果是爱美女性平时喜欢穿露背装的话(贴药的位置常在背上),就得谨慎考虑了。

“天灸”的最佳治疗效果,一般在连续做“天灸”后3-5年内就能看到;也有个别人对穴位、或者贴敷的药物比较敏感的,第一次做“天灸”的当年就能看到效果;坚持连续多年准时做“天灸”,可以将慢性病的发作降到最低,甚至不再发病。

“天灸”的注意事项:

如果起泡,应该及时把药贴揭下,保护好伤口,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小的水泡,可以用跌打万花油涂抹;较大的水泡则需要到医院找医生处理。

“天灸”治疗期间要戒口,不能吃牛肉、鸭肉、鹅肉、海鲜、花生、生冷及煎炸的食品等。贴药的当天也不能游泳,揭掉药贴后4-6小时候不要洗冷水澡等禁忌。

注意!并不是所有都可以做“天灸”,下面这些人群应该避免做“天灸”治疗:

哮喘、鼻炎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这时候不适合做“天灸”

发烧、高热期间不适宜“天灸”

1岁以下幼儿、孕妇不适宜做“天灸”

肺结核患者不适宜做“天灸”

皮肤过敏、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者不适宜做“天灸”治疗

笔者心水:

目前,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伏前加强”已结束,接着是7月14号周二的“初伏”。据笔者了解,“初伏”才是传统的三伏天“天灸”开始的时间,也就是说,7月14号来做第一次“天灸”,也为时不晚。

如果想通过三伏天来缓解慢性疾病,特别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疾病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7月14号“初伏”的时间!尽量选择离家或工作地点较近、病人不会太多、医生工作更细致的医院来做“天灸”。

笔者认为,“天灸”方法可以说是中医最普通的保健强身的方法,特别是它规定死了时间,非这几天做不可。平时都是听说三伏那几天,某家医院做“天灸”被人挤爆了……笔者认为实在没必要非得在挤到同一家医院里去做,效果不会明显到哪里去;而且病人多了,医生贴起药来反而没那么仔细,药贴脱落了,“天灸”的效果反而都没了;本来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天灸,非得排队等上半天才能轮到自己,而且最后好落得药贴脱落的结果,结果可能还得不偿失。

很多大医院的中医科都会在三伏天开展“天灸”疗法的,不如选一家距离没那么远、排队病人没那么多的医院做,只要是科班出身的中医医生,都会选穴做“天灸”,效果都不差。

指导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 中西医结合医院

“天灸”时间:

伏前加强: 7月04号(周六)

初伏:7月14号(周二)

中伏:7月24号(周五)

中伏加强:8月03号(周一)

末伏:8月13号(周四)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3号

交通路线:

公交车252路、37路直到,医学院站

地铁至 赤岗站

联系电话:020-61650618;61650054